很長時間以來,如果大家要在Intel或者AMD的處理器中作選擇的話,可能有不少人在平臺價位差不多的情況下都會選擇主流級別的AMD平臺,最主要是因為AMD的B系列主板可以超內(nèi)存,釋放出CPU的全部潛力。而Intel這邊的B系列主板雖然價格也挺不錯,但是不能超內(nèi)存就讓很多玩家望而卻步。
可能是覺得頂不住AMD的壓力了,Intel最后也決定在最新的主流級別主板,B560上開放內(nèi)存超頻,讓內(nèi)存頻率不再拖CPU的后腿。這個決定對于主流級別主板尤其重要,因為主流級別主板往往也是最多玩家想購買的,出貨量可謂不少。
而說到主流級主板,那就不得不提微星旗下的迫擊炮系列了。迫擊炮主板一直以來都是以較為平衡的用料、配置,以及相對吸引的價格作為賣點。因此這次全新的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主板,在加入了內(nèi)存超頻之后相信吸引力會更大。
Intel 500系主板的變化
雖然Rocket Lake處理器支持PCI-E 4.0,但PCH依然只支持PCI-E 3.0,新主板將原生支持USB 3.2 Gen 2*2,帶寬20Gbps,H570與B560主板現(xiàn)在開放了內(nèi)存超頻功能,現(xiàn)在用中端主流主板也可搭配高頻內(nèi)存了。
其實我們一直在說Intel平臺CPU與PCH相連的DMI 3.0總線帶寬不夠用,很長時間該總線帶寬只有PCI-E 3.0 x4水平,其實Intel很早就在主板上提供了M.2 NVMe接口,也很清楚這個問題,其實早在Canon Lake的時候就想把DMI 3.0從x4拓寬到x8,300系主板用的CNL PCH其實就有,但Canon Lake腰折了,沒CPU搭配所以Intel當(dāng)時也沒提這事,現(xiàn)在到500系這代DMI終于拓寬了,至少現(xiàn)在不會被一個M.2 SSD就擠爆DMI的帶寬。
注意只有Z590與H570的DMI總線是x8的,B560與H510還只有x4,而且H510主板甚至不支持CPU那條額外的PCI-E 4.0x4通道。還有一點就是500系的PCH整合了FIVR,會比之前的更加節(jié)能。Rocket Lake是可以在Z490主板上用的,但不支持B460和H410。
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基本介紹
就如同此前的迫擊炮系列主板一樣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也是擁有帶WiFi及不帶WiFi兩個款式,我們這次用于評測的是帶WiFi的。
其實MORTAR迫擊炮系列主板基本上也無需過多的介紹了,它很長時間以來都主流級主板的佼佼者。合理的配置以及比較親民的價格,讓MORTAR迫擊炮系列主板成為不少玩家主流裝機之選。
這次新一代的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在外觀上有不少變化。首先是所有散熱片都從B460時期的黑色變成了白色,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。另外當(dāng)然就是配置了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相比起上代同系列的B460的主板,在VRM供電以及散熱模塊上都有著不少的升級。
內(nèi)存
B560芯片組相比上代B460,對于玩家來說最大的提升莫過于可以內(nèi)存超頻了。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擁有雙通道共4條DDR4內(nèi)存插槽,內(nèi)存最大支持容量為128GB。
而在內(nèi)存頻率方面,這塊主板最高是支持高達5066MHz的內(nèi)存頻率,可以說是相當(dāng)高了。不過在11代Core處理器上,當(dāng)內(nèi)存頻率達到3600MHz之后,直到4400MHz為止,游戲幀數(shù)都不會有非常大的影響,因此主流玩家也是沒有必要一定要上4000MHz以上的內(nèi)存。
PCI-E接口
緊隨著11代Core處理器而來的,當(dāng)然還有PCI-E 4.0了。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上有兩條PCI-E ×16插槽,第一條帶有金屬加固的就是支持PCI-E 4.0的。不過如果玩家是用第10代的Core處理器的話,那么這條PCI-E插槽會自動降至只有3.0的級別。
底下的那條PCI-E ×16 3.0插槽實際上是以×4的形式運作的,而且是與第二條M.2接口共享帶寬的,意味著玩家如果在第二條M.2插槽上插了SSD的話,這條PCI-E插槽是會被禁用的,除非玩家把這兩條插槽的帶寬分別設(shè)為×1和×2??偟膩碚f這條PCI-E插槽有點雞肋就是了。
兩條×16插槽中還夾著一條×1插槽,可以讓玩家插上聲卡或者USB接口擴展卡等的小玩意。
存儲接口
在存儲方面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擁有兩個尺寸為2280的M.2接口,其中第一個是直連CPU的,意味著在使用11代CPU的情況下,這里的SSD可以發(fā)揮出PCI-E 4.0的速度優(yōu)勢。而為了防止SSD過熱,第一個M.2接口也是帶有一個散熱片。
主板上也擁有6個SATA 6Gbps接口,對于存儲容量有要求的玩家也不用擔(dān)心會不了位置接硬盤。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如果玩家在第二個M.2接口上插了SSD的話,那么SATA2這個接口是會被禁用的。
前置接口
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支持最多前置1個USB 3.2 Gen 2的Type C接口、2個USB 3.2 Gen 1 Type A接口以及提供4個USB 2.0端口的2個USB 2.0接口。
對比起上代同系列的B460主板,這塊主板的前置USB Type-C接口從USB 3.2 Gen 1升級到了USB 3.2 Gen 2,理論速度比5Gbps大幅提升一倍至10Gbps。
后置I/O接口
來到了后置的I/O接口,可以看到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是預(yù)裝了一塊擋板的,玩家不用擔(dān)心在裝完機后發(fā)現(xiàn)忘裝擋板的問題。擋板是與VRM供應(yīng)散熱片連在一起的,這也可以看出這塊主板的VRM供電散熱片也份量也是挺足的。
背板I/O上擁4個USB 2.0接口、1個DisplayPort以及HDMI視頻輸出接口、1個USB 3.2 Gen 2×2 Type-C接口、3個USB 3.2 Gen 1 Type A接口、1個2.5G網(wǎng)線接口、1個WiFi 6E天線接口、一個光纖S/PDIF輸出口以及5個3.5mm的音頻接口。
和上一代相比,這塊主板少了一個現(xiàn)在比較少人用的PS/2接口,換來多2個USB 2.0接口,也可以說是一個平衡的取舍。而總數(shù)8個USB接口也是絕對可以滿足主流級別玩家對接口的需求了。
主板拆解
主板散熱設(shè)計
整塊主板總共有4塊散熱片,分別是VRM供電部分的2塊、主板芯片組上的1塊以及第一個M.2接口上的1塊。
由于主板是采用了12+2相供電,供電規(guī)模和上一代差不多,因此VRM供電散熱塊與上代的設(shè)計沒有太多的改動,散熱面積也是差不多大。
不過頂部的供電散熱片因為要肩負為6相供電散熱的重任,因此在體積上是有所增加的。
主板芯片組以及M.2散熱片也基本上沒有什么改動。
12+2相供電
自從上代B460同系列的主板開始,微星在Intel這邊的MORTAR迫擊炮已經(jīng)開始堆供電了。這一次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用上了12+2相的供電以及8+4P的CPU供電。
其中,與上代B460同系列主板一樣,這塊主板也是有6相的CPU供電,每相透過2上橋2下橋的形式井聯(lián)至12相的CPU供電。
上橋MOSFET使用的是來自Sinopower大中55A的SM4337NSKP,而下橋則是用80A的SM4503NHKP。這種2上橋2下橋的MOSFET組合,是可以均攤每相供電的發(fā)熱量,再加上那巨大的散熱片,VRM供電散熱部分應(yīng)該是沒有問題的。
核心PWM芯片則是來自瑞薩的RAA 229001,它是一顆最多可以支持6+2相供電的芯片。
風(fēng)扇水泵接口
MATX主板由于板型關(guān)系,因此一般來說都不會有太多的風(fēng)扇接口,數(shù)量都是夠用的水平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也不例外。
主板上總共有3個風(fēng)扇接口以及1個水泵接口。分別是主板右上角的CPU風(fēng)扇以及水泵接口、I/O背板前面以及VRM供電散熱片下方的1個機箱風(fēng)扇接口,還有在主板第二條PCI-E×16插槽下方的1個機箱風(fēng)扇接口。
主板BIOS介紹
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的BIOS沿用了微星一貫的風(fēng)格,擁有簡易以及進階兩個模式,都非常一目弓然,供不同需要的玩家使用,可以說是一個優(yōu)點。
簡易界面中玩家可以看到CPU、內(nèi)存、存儲及風(fēng)扇的選項,基本上已經(jīng)包括了大部分需要調(diào)校的選項了。而如果玩家是覺得簡易界面的選項不夠詳細的話,也可以按F7進入到進階界面來對各項參數(shù)進行微調(diào)。
內(nèi)存延遲測試
既然B560主板是可以超內(nèi)存頻率的,那筆者當(dāng)然也是會試一下高頻內(nèi)存在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這塊主板上的效果了。
左邊為4000MHz,右邊為3600MHz
這次筆者是用了一套科賦的DDR4-4000MHz 8GB*2內(nèi)存,在這塊主板上是可以順利地開啟4000MHz的XMP。不過這塊主板的默認(rèn)內(nèi)存分頻點是在3600MHz,因此雖然內(nèi)存帶寬是增加了,但是內(nèi)存延遲就要比3600MHz的時候高不少了。如果想要把延遲降至和3600MHz差不多的話,內(nèi)存頻率需要繼續(xù)往上超,但是對于主流玩家來說,3600MHz的內(nèi)存頻率其實會是一個不錯的甜點。
總結(jié)
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整體來說是一塊在配置上很齊存的主流級主板了。11代Core處理器所帶來的PCI-E 4.0以及直連CPU的PCI-E 4.0 M.2接口也有,2.5G有線網(wǎng)卡以及WiFi 6E無線網(wǎng)卡這個最新的玩意也有配備,就連USB 3.2 Gen 2×2接口也有給到玩家。
它那12+2相的供電也足以應(yīng)付乃至i9級別的處理器,應(yīng)付i7或者i5級別的處理器更加是綽綽有余。雖然說用料方面可能不如更高級別的主板,但是從供電配置來說,微星MAG B560M MORTAR迫擊炮 WiFi主板也是非常不錯了。不過筆者會有點疑惑到底有多系主流玩家會利用到過12+2相供電就是了。
目前這塊主板的價格在1K以上。對于主流級別主板來說可能會有那么一點點小貴,但是就主板的配置來說,它本身是絕對值這個價格的。